December 2, 2023

以香港為教訓,美國駐華大使不相信中國會兌現台灣的承諾。

[ad_1]

(中新社記者許偉霆華盛頓特區20日)美國大使候選人伯恩斯今天在議會表示,他親眼目睹了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承諾台灣問題將有助於台灣加強其不對稱性戰爭。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今天採取措施,聽取前國務卿尼古拉斯·伯恩斯被任命為美國駐華大使一事。不出所料,由於中國近期對台灣增加軍事外交威脅,包括頻繁共用飛機迷惑台灣,以及報復立陶宛加強與台灣的關係,許多參議院都提出了台灣問題,這是立法者關心的問題.

在會議上,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共和黨首席成員吉姆裡施表示,台灣問題比香港更有可能刺激中國。兩岸都有海洋,但我很擔心中國會效仿香港的做法,在台灣問題上“繞圈”。

對此,伯恩斯指出自己也有同樣的擔憂,1997年擔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期間,曾陪同時任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見證香港主權回歸。

伯恩斯先生特別記得中國領導人在會見香港和世界其他國家時所承諾的內容,但表示自那以後他們一一違反了。 “如果我們把這與台灣聯繫起來,我們可以清楚地相信中國會兌現在台灣問題上的承諾,”他說。

他進一步表示,美國國會通過了《與台灣關係法》,歷屆政府都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美國這樣做是因為它認為兩岸關係是和平的,但它現在看的是仲裁和侵略。美方在這個問題上不能相信中方,必須聽從中方的表態。中國領導人表示,他們打算在最近幾個月收復台灣。

伯恩斯建議,美國應該幫助台灣把台灣變成“易碎的硬核”,或者說難以對付的硬核,並通過《台灣關係法》加強台灣的非對稱防禦能力。其他國家也會效仿。

自10月以來,中國增加了聯合飛機入侵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的頻率。 10月1日至5日,出動150架次。參議院外交事務主席鮑勃梅嫩德斯、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等多位議員通過伯恩斯放棄在台海的長期“戰略模糊”政策來支持美國,我問我是否願意。

伯恩斯表示,他和拜登總統政府遏制中國在台海襲擊的最明智、最有效的方式,是經過多年考驗的現有政策:美台關係。法律。 3個聯合公報和6個中台保證。

伯恩斯指出,雖然美國和台灣根據《台灣關係法》建立了非正式關係,但它們有責任通過提供國防武器和服務幫助台灣獲得自衛能力。 自2009年以來,美國政府共向台灣提供了價值300億美元的國防援助。

他說: “鑑於中國對台灣的行動和攻擊性言論,(美國)議會和政府完全有權深化我們(美台)安全合作並擴大對台灣的武器供應。我認為這是我們的。這是最重要的事情你可以做。 ”

伯恩斯表示,他因允許立陶宛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而遭到中國報復,立陶宛選擇了自己的道路,所有國家都與台灣有關係,他說他有權定義。保護立陶宛。面對中國的猛烈威脅,立陶宛依然堅定不移,“值得我們支持”。

伯恩斯先生指出,美國有自己的政策,即“一個中國政策”,應繼續遵循。每個國家都有權決定自己想做什麼,不能受到北京當局的攻擊和欺凌。

現年 65 歲的伯恩斯早在 1980 年代就進入了美國外交界。他具有相當的外交資格。在前總統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時期,他曾擔任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和美國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大使。在此之前,他是美國駐希臘大使和國務院發言人。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將在今天的聽證會後選擇投票支持伯恩斯提名的日期。通過後,將送交參議院審理。如果超過一半的參議員支持它,則視為通過。 (編輯:陳正健)1101021

[ad_2]

新聞來源: ya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