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作者 | 詠唱
編輯 | 蘇建勳
根據財新阿里2019年開始研發的Arm架構服務器芯片,據悉已於年中流片。該芯片採用5nm工藝,是目前或未來工藝中最先進的服務器芯片。阿里雲發布會上發布。
這也是華為後來,阿里成為國內另一家自主研發服務器CPU的科技公司。
阿里巴巴的核心製造一直備受關注。 2018年,阿里巴巴全面收購中天微,並法學院內部開發的芯片業務併入後來的芯片公司“Plattou”。 平頭科技進步神速,宣佈於2019年正式發布首款AI推理芯片“含光800”,進入量產階段。 2020年開始在阿里超級數據中心大規模部署。
除了自查,阿里也在通過投資進行大規模擴張。在此之前,阿里曾投資過寒武紀、神生等公司。今年10月阿里巴巴什麼時候百度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國內CPU開發商。也是基於ARM架構的正式戰略投資。
經過10多年的發展,阿里雲已經建立了龐大的軟件生態系統。 如果Arm架構芯片目前已經量產,它們可以很好地配合阿里巴巴的軟件生態系統,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當前 Arm 架構的快速發展主要是由雲供應商的興起推動的。隨著雲生態系統的成熟,雲廠商開始探索上下游。
小費是重要的步驟之一。從服務器這個雲中最底層的設備來看,目前x86架構主導了全球服務器芯片。因此,Arm 架構的突破是廠商超越彎道的機會。在過去的兩年中,包括放大器富士通、Mavell、亞馬遜、華為等廠商都在努力打造核心。亞馬遜已經在2019年12月發布了第二代Arm芯片“Gravation 2”,迄今為止已經發布了3個系列的芯片產品。
天福證券數據顯示,國內x86架構市場在服務器市場的佔比高達96.4%。英特爾自2018年底服務器CPU拐點以來,壟斷、Arm架構迅速佔據國內0.9%的市場份額。
就中國雲計算產業而言,外國壟斷和封鎖讓大公司面臨更大的危險。
除了阿里巴巴,華為此前海思內部開發的芯片。 2019年發布了基於Arm的服務器芯片“鯤鵬920”和服務器“泰山”,但受制裁影響,下一代“鯤鵬930”未能如期發布。 百度是2018年的AI芯片“崑崙”,36氪今年6月獨家報導,百度二代崑崙芯片流片成功,將於2021年底量產。
阿里、華為、百度都在服務器芯片上取得快速進展。騰訊可能是出汗了。
此前,騰訊主要以投資等投資方式進入提示行業。穗源科技今年,騰訊也明顯加快了步伐——今年3月。天眼檢查數據,騰訊雲深圳市寶安灣騰訊雲計算有限公司成立,業務範圍包括集成電路設計和研發,引發市場猜測騰訊將親自造芯。 騰訊回應稱,目前只專注於AI芯片的研發,而不是通用芯片,但隨著阿里芯片的進步更大,這場戰鬥無疑會變得更加複雜。
本文由“詠嘆調”原創,轉載及內容合作可點此查看。 轉載程序 應調查非法轉載。
本文允許發表,不代表36氪立場。
轉載請註明出處。醬:36氪
[ad_2]
新聞來源: yahoo
More Stories
To B將是5G最佳落地場景,租用專網為台灣智能製造產業賦能!
谷歌 Pixel 7 Pro 測試!照片上傳“1功能”也超實用
中國電光三季度5億用戶激增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