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 2023

瞄準東南亞!智庫論壇分享投資趨勢,台商創造新商機

[ad_1]

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很多台商都去那裡開拓新的藍海。 (照片/取自 Pexel)

& Lt; p & gt; & # x006771; & # x005357; & # x004e9e; & # x005e02; & # x005834; & # x006975; & # x005177; & # x006f5b; & #x0050c; & #x0050c ; & # x005c11; & # x0053f0; & # x005546; & # x00524d; & # x005f80; & # x008a72; & # x008655; & # x00958b; & # x00767c; & #x05; & #x00767c; & #x006 # x003002; & # X00ff08; & # x005716; & # x00ff0f; & # x0053d6; & # x0081ea; Pexel & # x00ff09; & lt; / p & gt;

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很多台商都去那裡開拓新的藍海。 (照片/取自 Pexel)

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很多台商都去那裡開拓新的藍海。  (照片/取自 Pexel)
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很多台商都去那裡開拓新的藍海。 (照片/取自 Pexel)

新南進政策是蔡英文總統2016年競選期間的重要政治主張。上任不到一個月,新的南下政策辦公室就成立了,以促進與鄰近的東南部經貿關係的發展。亞洲和南亞國家。 我們期待創造一種互利互惠的新型合作模式。一個更重要的目標是擺脫過去過度依賴單一經濟體的現象。

2019年以來,面對美中貿易戰和疫情下的全球產業鏈重組,不少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東南亞新興市場。 “台灣南南協會”14日舉行“台灣新南南智庫論壇暨南南協會認證儀式”。 通過兩次論壇,我們深入探討了台灣經貿投資面臨的新挑戰。邀請後疫情時代的台商代表,與新南我們分享寶貴的實踐經驗。

新增南向國家數量增至18個,第一波交流選擇了6個國家,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近年來,受中美貿易戰、全球疫情影響、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影響,台灣供應鏈向南方六國轉移的趨勢日益明顯。在各個國家,與東南亞國家投資相一致的中國環保和勞動力成本上漲政策逐漸放鬆,2018年以來,東盟國家和印度成為台商搬遷生產基地的主要選擇。被視為。

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國際婦產科學研究院2021年4月的一項調查,超過40%的台灣企業已經擴展到新的南向國家,超過25%的沒有。表示未來肯定會開發新的南向國家,包括國內市場。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CPTPP會員資格都是吸引台商的重要原因。但據調查,超過58%的企業擔心東南亞政局不穩,超過50%的企業認為文化交流和產業安置不完善是減少激勵措施的原因。

在新南向國家中,馬來西亞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勞動教育也比較優秀。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具有人口多、國內市場大的優勢。越南目前擁有最具競爭力的勞動力工資,勞動力的增長趨勢也非常明顯。人工成本會逐漸增加。雖然各國強弱不一,但加強製造業、加速數字化轉型、發展電動汽車、加強基礎設施是各國產業政策的共同支柱,而台商也是可以集中投資的領域東南亞。後時尚時代。

就工作經歷而言,多位新南亞台商代表分享了台商在疫情下面臨的危機與機遇及相關投資建議。越南台商代表謝朝煌指出,在此趨勢下,不少越南台商正面臨資金和人力資源的供應鏈衝擊。中型企業正面臨資金短缺的危機。然而,這些危機讓企業開始思考產業升級,比如引入自動化、開設產學研班、培養本土化人才、管理多元化的資本渠道等。他指出,疫情下的挑戰凸顯了企業經營的問題,也為變革提供了機遇。

馬來西亞台商代表李方新表示,馬來西亞已經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不適合進行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但馬來西亞是RCEP和CPTPP的成員,經濟貿易較多。他指出,他可以提供機會。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開始堅持“與病毒共存”的政策,未來的商業模式必須應對新的想法,企業決心改變。他們還需要有“海外決戰”的格局。

印尼台商負責人賴維信鼓勵台商在投資前從各方面全面了解印尼國情。 要有長遠的眼光和目標,不要只著眼於“優惠政策”。 “印尼將是國內市場,台灣將融入東南亞。”

其他四方新聞
“台灣南南協會”建立跨界平台 加強台灣在東南亞影響力
珍珠奶茶真的來自東南亞嗎? 《台灣美食史》揭秘美食史
月薪不足1萬元的新北地鐵來之不易的農民工,要支付近萬元的工資差。

[ad_2]

新聞來源: yahoo